“十三五”规划研究和编制工作已全面启动。我校按照市教育局的要求,根据《黄石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精神,结合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和我市教育事业发展的现状,从学校实际出发,对“十三五”学校发展面临的机遇与问题、目标与任务、措施与路径等进行了研究探讨,现提出如下初步意见:
1、进一步明确发展目标。“十二五”以来,在市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我校抢抓机遇,克难攻坚,奋力拼搏,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比较突出的成绩。学校教风严,学风优,校风正。德育工作扎实有效,德育品牌创建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2010年荣获市教育局“招生先进单位”,2011、2012年高考荣获“办学特色奖”,2013年高考荣获“教学质量提高奖”,2014年总上线率达到了99.4%,荣获“教学质量特色奖”。教师队伍建设不断推进,一支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力,作风朴实,德艺双馨的“四有”教师队伍已初步形成。继建成综合楼、塑胶运动场后,又新建了一栋教学楼,安装了多媒体教学系统、数字广播系统、监控系统,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加强,文化育人氛围浓厚。特色发展、依法治校和规范办学水平不断提高,校园管理、后勤服务和安全环境极大改善。
“十三五”我校将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落实国家和省、市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坚定发扬“艰苦奋斗、奋力拼搏”的五中精神,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主题,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中心,以“精品、特色、法治、生态”为发展主线,积极深化教育改革,大力推进教育信息化建设,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努力创建“规范发展、内涵发展示范学校”。
2、继续改善办学条件。根据学校发展的需要,“十三五”期间学校拟建设标准化学生公寓、食堂、体育馆等,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和生活条件。
3、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在建成“三通两平台”后,进一步完善教育信息化设施,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实现教育信息化与教育管理、教学实践的深度融合,推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的革命性变革,加快实现教育现代化。
4、大力加强教科研工作。学校将进一步提高对教科研工作的认识,把校本教科研作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的重要抓手,与学校中心工作同谋划、同落实。加强制度建设,把学习培训和教科研成绩作为教师业绩考核的重要指标,与评优评先、职称评聘、岗位晋升、绩效工资分配等直接挂钩,以制度保证教科研工作的的落实。加大经费保障力度,鼓励管理者和教师积极参加课题研究。学校积极申报国家和省、市级课题,提倡结合工作实际开展校本小课题研究。大力推广运用课题研究的成果,充分发挥课题研究的效益。
5、积极推动特色化发展。根据高考和高等学校招生制度改革的要求,在开齐开足国家规定的课程和课时,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同时,结合学校学科教学和学生的实际,积极发展优质的学科组合,促进学生特长发展,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增强高中教育的开放性、选择性,实现学校特色化发展。
6、打造德艺双馨的“四有”教师队伍。加强师德建设,严格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抓好教师业务学习,积极开展校本培训,强化常规教研活动,鼓励教师参加职后进修和新课程研修,努力打造学习型校园。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加大骨干教师培养力度,鼓励教师成名成家。开展新课标、考纲学习和新高考研究活动,实现专业“比武”常态化,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围绕课堂教学开展校本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促进教师提高教育教学能力,着力探讨培养学生兴趣,开发学习潜力,提高学生学业成绩的教育教学方式和教学模式。鼓励教师发表教科研成果,提高学术水平,扩大学校的社会影响。
7、开展德育品牌创建活动,提升德育工作实效性。围绕高中生法制教育,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一系列主题教育活动,创建法制教育活动品牌。深入开展法制教育课题研究,实现学校法制教育课程化、管理项目化、活动常态化。拓展德育工作的思路和方法,贴近学生实际创新德育实施的有效途径,帮助学生系好人生的“第一颗纽扣”,打牢学生终身发展的思想和品德基础。
8、加强体育、艺术、卫生和国防教育,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人才。创新体育、艺术、卫生和国防教育的机制,将其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纳入学校教学和学生学业考核的体系,开齐课程,开足课时,保证实效。按照“合格+特长”的原则,培养学生个性化的爱好和特长,拓展学生发展和成才的渠道,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加强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环保生态教育,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