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五中骨干教师引路课、学科带头人示范课”活动总结
为发挥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在教学研究中的示范、导向作用,引导全校老师研究课堂、研究课型,牢牢抓住课堂教学主渠道,提高教学效益,提升教学质量。学校于5月2——5月12邀请了13位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青年教师主讲引路课、示范课、汇报课。
开课的13位教师在充分总结个人多年成功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开出有特色的公开课,展示了他们深厚的课堂教学功底和独特的教学风格。不拘一格,挖掘潜能,扬我所长,为我所用,为全体教师提供了学习、借鉴的机会。
开课过程中,胡宏河、汪年华等骨干教师有针对地确定各自的教学研究内容,进行了大胆而有益的尝试与摸索,为青年教师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而杨彩云等青年教师以极具激情的演绎,感染、带动学生,使课堂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引发了听课教师对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深入思考。
总之,通过本次活动,我们感受到我校以汪年华老师为代表的资深骨干教师谨严、认真、踏实的工作作风,他们仍激情满满,为教育奉献自己的光和热;也看到了以罗强、杨彩云等一大批中青年教师的成长与成熟,他们的课堂教学已颇具水平,教学功底日趋扎实,特别是他们的新知识,新思想,新方法,为我校教学持续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此,对本次活动中表现较为突出的授课者和听课者提出表扬,他们是:
授课者:胡宏河、汪年华、罗 强、杨彩云
听课者:刘兴旺、费 敏
简单地回顾这一段过程,不难发现有以下收获:
1、教研氛围愈发浓厚。本次活动,大多数老师都能以精益求精的态度备课,以勇于创新的态度上课,以知无不言的态度评课,营造了有利于专业成长的教研环境。在教研组长的引导和组织下,各教研组的教研氛围越来越浓,教师参与教研的热情不断高涨。
2、教师素质不断提升。从整个的准备过程来看,无论是骨干教师,还是青年教师,都能从整合教材、处理重点难点、调控课堂、融合新教学法、语言表达技巧等方方面面表现出了良好的基本功,特别是一些老师课堂时时体现了对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处处体现出对学生的诚心诚意的接纳,让我们看到他们为师之“道”与育人之“术”的平衡发展,是高素质的表现。
3、教学能力不断提高。骨干教师没有固步自封,而是与时俱进,不断地学习最新的教学方法,钻研最新的教学手段。一些有经验的骨干教师使用课件的熟练程度甚至高于青年教师,值得我们学习。青年教师不满足于既得的点滴成绩,虔心地向骨干教师和有经验的老教师请教,大胆尝试新方法,勇于实践新理念,这种求实、求真、求新的态度值得褒扬。
当然,本次公开课活动也不能说尽善尽美,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1、组织者服务不到位。
如有的老师进教室,却发现没有板凳可坐。这是我们工作没有服务到位的体现,给我们老师听课情绪带来了一定程度的影响,以后一定改进。
2、授课者认识不到位。
必须要明确的是,我们组织这项活动的目的,既不是给老师们添负担,也不是让谁当众出丑,而是要强化我们作为教师的根本,给我们的老师搭建一个专业成长的平台,从而促进我们全体教师的专业。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部分授课教师没有很好地设计课堂,上课随意性较强,如授课教师情绪不高,致使课堂气氛沉闷;授课教师没能较好分析学情,致使课堂较为呆滞,却不能采取更好地方法去调动学生;授课教师满足于课本知识的传授,没有对知识点进行必要的拓展延伸……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认识不到位。
而从听课的情况来看,也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1、本组老师公开课多限于本组教师,其它学科的老师参与不多。这说明,我们很多老师仍然把对教育教学的钻研狭隘地理解为本学科教育教学的钻研,实际上,各学科都有相通的地方,甚至别的学科的知识能为本学科的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启发,所以加强学科间的交流应该是老师们需要提高的认识。
2、听课敷衍应付现象较突出。听课过程中迟到现象较为严重,且存在听课改作业本、玩手机、聊天等现象。出现这种种情况,主要是由于听课者对听课作用的认识不到位以及授课者应付课堂,不能给听课者带来任何听课的兴趣。今后的工作中要一并注意。
针对以上问题,确定如下改进措施:
1、分化、细化组织服务工作。活动前召开动员会,争取年级组、教研组、班主任的更大支持,同时明确任务职责,使任务责任到人,进一步完善听课、评课的服务工作。
2、完善制度建设。修订《黄石五中听课、评课制度》,进一步明确授课者、听课者职责,如授课者在讲授前,要将课堂设计提交教务处,审核合格后方可上课,减少无效公开课的出现几率。
3、加强对听课、评课方法的引导。邀请资深教师开展以“如何高效听课、评课”为主题的讲座,提高老师听课、评课水平。
4、邀请校级领导听课并当场对课堂进行点评。每节课教务处会邀请一位校级领导参与听课并在课后对本节课授课教师及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营造学校上下全员参与教研的氛围,提高教研质量。
另外本次活动也能引发我们一些思考:
1、如何做到“深课浅教、浅课深教”。
提示:
(1)“课堂三教三不教”原则,也即学生已会的不教,学生能学会的不要教,学生学不会的不要教。概念、远离关键字词的内涵外延要教,易错、易混、易忘内容要教;
(2)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原则,也即进来的学生跟出去的学生是否有了变化。
2、如何融合“课堂温度”与“课堂深度”。
我们抵制哗众取宠的课堂,拒绝“为了热闹而热闹的课堂”。真正的课堂要有温度,但更要有深度。
3、教师教学风格养成、固化及创新
提示:
(1)教学风格各有不同,大而言之,好课无外乎三种:激情式的、理性分析式的、激情+理性分析式的。
(2)情绪是可以感染的。
(3)严密的逻辑性、生动的形象性更能唤醒人的感知能力
希望各位老师能带着这些问题反思自己的课堂,认真思考,得出结论并分享成果,让我们共同进步。各教研组围绕上述主题开展研讨,6月份将组织一次全校研讨成果交流会。
总而言之,本次讲课活动是一次很有意义、很值得我们总结的活动。俗话说,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只有回归课堂,以研促教,才能使我们的教学水平、教学质量得以进一步的提高。
我想,只要老师们对课堂的探究热情不减,对教学艺术和教学有效性的追求不懈,五中的教学水平一定能更上一层楼。
黄石五中教务处
2017、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