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教科处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部门 >> 教科处 >> 正文



黄石五中2017届高三一轮备考复习指导意见
日期: 2016-09-26      信息来源: 教务处      点击数:

黄石五中2017届高三一轮备考复习指导意见

高考三轮复习时段的划分

第一轮(2016年8月--2017年2月中旬,大部分学科在高二下学期已开始)为“以点带面打基础”阶段

目标:按照教材体系和知识点体系对知识进行覆盖式梳理,必须到边到沿,夯实基础,让单科前十名的学生拿到60%以上的分数,前二十名的学生拿到50%以上的分数,前三十名的学生拿到40%以上的分数。

要求:结合课标,参照考纲,紧扣考点,落实教材,全面复习,夯实学科知识基础,训练学科基本技能,扫除知识盲点,既做到知识点的全面覆盖形成主干知识网络,又突出重点难点形成知识主线。做到“起点低,台阶密,落点高”,强化训练,单元过关,滚动复习,初步总结方法规律。

第二轮(2017年2月中旬--2017年4月底)为“专题带动上台阶”阶段

目标:以专题板块为主,以提高综合应用能力为目标。以专题的形式对重点知识进行覆盖,一轮横向成条,二轮横纵联系成块。

要求:设置专题,构建网络。通过专题讲解的形式和训练主要解决高考的重点、难点和热点问题。强化训练、突出重点、归纳迁移与规范答题,提高答题的规范性、准确性和时效性,重点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第三轮(2017年5月1日至高考)为“综合模拟迎高考”阶段。

目标:以高考说明为依据,以模拟考试和应试心理素质的训练为手段,查缺补漏,系统归纳,巩固提高。从而让学生能在高考中把自的己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

要求:套题训练,强调自主,纵横联系,巩固应用,总结方法,内化知识,自我完善,积累考试经验,全面提高应试水平。休整调适,自主整理。自学为主,个别辅导,回归课本,回归基础,进行心理的调试,轻装上阵,达到最佳状态。

二、一轮复习备考的指导思想

结合课标,紧扣考点,以加强双基教学为主线,以提高学生能力为目标,落实教材知识梳理复习与考点并举,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联系、应用,同时结合高考题型强化规范训练,滚动复习,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得分能力,为二、三轮复习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体系打好扎实的根基。

三、一轮复习备考的五个原则

要优化一轮复习课堂教学,提高效率和效益,必须遵守高三复习的教学原则,总原则是适当延长一轮复习时间,缩短二轮复习,加大三轮综合训练时间和强度。并遵循以下原则:

1、基础性原则。研读课标,用好教材,把握基础。注重知识的全面性、系统性、完整性、构建主干知识体系。

2、系统性原则。把平时所学的各个单元的、局部的、分散的、零碎的知识及解题的思想、方法和规律进行纵横联系,“以线串珠”,使之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从而将各部分知识进行有机的整合、构建知识的结构体系,以形成整体的“认知框架”,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

3、针对性原则。所谓针对性是指:①针对课标和考试大纲的要求;②针对学生学习中薄弱环节;③针对重难点;④针对高考的热点;⑤针对国家考试中心的命题信息。

4、追求三精原则。

试题的“精选”“精讲”“精练”。

5、主体性原则。在复习课中,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指导者与合作者,而不能成为知识的贩卖者。教师不能独霸课堂,一讲到底,要启发、引导学生,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一般留给学生5分钟时间让他们总结消化本节课的知识要点,做好笔记),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复习的效率。

四、一轮复习备考的具体策略

(一)抓好学情调研,精心制定备考计划。

年级组备考工作做到超前计划,提前部署,及早安排。要求各学科备课组以备课组长为核心,在充分听取2016届备课组长所作的经验介绍及缺憾提示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本届学情,深入探讨,集思广益,精心制定出详细、科学有效且易操作的学科一轮复习计划,借此统筹各学科的复习进度,并确立落实的保障。

(二)搞好思想教育,大力营造备考氛围。

进一步加强对高三学生的思想教育,强化教师管理的自主意识和集体意识,齐抓共管,大力营造“紧张、有序、科学、高效”的备考氛围,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各班制订班级奋斗目标,树立高考倒计时牌,布置好教室,振奋班级精神。

1、要求班主任做到“四常一多”:常提醒、常强调、常检查、常谈心,多给学生温馨的话语。

2、明确职责,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认真落实好班主任与班级学科教师两个层面的集团作战,群策群力,多出点子,智慧共享。

3、注重思想引导,提早心理状态的培养。

利用班级黑板报、学校宣传栏及班组活动等围绕高三备考高考大力开展“向梦想进军”“爱拼才会赢”“精神是斗志”等主题讨论;确立“信心百倍,斗志昂扬,全力以赴,铸我辉煌”的高考誓言,以先进激励人,用榜样教育人,激励学生自信面对挑战;用各种激励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细化各项措施,优化教学过程管理。

1、激发教师积极性,规范教师工作纪律。

对教师工作要求做到“四严”:严明的组织纪律,严肃的工作态度,严格的管理落实,严谨的教学组织。要求全体老师做到:

在教学方向上:吃得准——高考导向,教材大纲,知识体系,班级学生;

在时间保证上:坐得住——深入钻研,多思教法,认真批阅,勤于辅导;

在工作作风上:靠得住——全力以赴,真抓实干,调整状态,舍得投入;

在感情投入上:谈得来——了解学生,关心学生,激励学生,融入学生;

在课堂纪律上:管得严——小处着手,严格要求,褒奖学生,方法得当;

在教学手段上:练得勤——重视基础,纠错整理,敢于创新,瞄准高考。

坚持早自习学习任务上黑板,晚自习学科教师必须到班辅导,不得呆在办公室。

2、立足高考定思路,面向课堂要效益。

(1)注重高考试卷的研究,吃透考纲方案与教材。

要求高三全体教师高度关注高考命题方向,写出分析上交教务处,根据考试大纲和高考方案明确复习方向和重难点,制定复习计划和搞好滚动复习与模拟训练。每个备课组要根据对考纲和说明的解读信息,备好高考考试要点,关注好敏感点,向备课要质量,向选题要效益。通过对高考试题的研究,进行科学总结,寻找规律。通过对:

①历年试题整体研究——找共性;

②近年试题重点研究——找趋势;

③相同试题对比研究——找变化;

④不同试题分类研究——找差别;

高三每位教师都要增强发展意识,充分挖掘高考增分点。

(2)坚持优化课堂的目标,努力追求课堂效益。

积极探索高三备、教、辅、练、改、考、评、补基本环节的到位,“立足实际、教师引领、学生思维、注重基础、规范训练”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做到“三个控制”:讲的知识面——对准中档生,练的难度——瞄准高考,定时训练量——不定时定量的训练没有意义。教师立足学情,善于下“海”选题,以“选题要精细,密度要适度,时机要恰当,反馈要及时”以及“确保中档题拿高分,带动低档题拿满分,冲击高档题多拿分”为原则落实有效模拟训练,向训练要成绩。

大型考试后,必须集中安排开展考试总结,高三每位教师都要针对考情写出复习备考的成效与不足以及今后改进措施,并上报教务处。

复习课力求做到:

A、系统性:滚动复习,知识前后衔接,梳理归纳成串;

B、综合性:纵横联系,知识内外交叉,多角度、多层次;

C、基础性:着眼双基,中档为主,面向多数;

D、重点性:突出主干知识,详略得当;

E、发展性:传授方法,知道迁移,学会自学;

F、启迪性:深挖教材,发散思维,多角度考虑问题。

讲评课应做到:

①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

②诊断性:诊痛析因,指点迷津,讲授技巧,诊防结合;

③辐射性:以点带面,画龙点睛,举一反三;

④启发性:启发思维,点拨思路,发散开拓。

“五点”:学生的思维断点、盲点、难点、不易突破点、容易过失性失分点。

3、考练结合不放松,滚动复习贯始终。

周练、月考不间断。考试出题以高考要求为依托,结合当下学生情况,不要过分打击学生自信,鼓励为主但也不能离高考难度太远。

4、注重进行学法指导,强化反思纠错效果。

班主任和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和复习方法的指导。①指导学生制定复习计划,明确复习目的,确定复习重点,落实复习措施,选好复习方法。②指导学生处理好基础与能力、课本与复习资料、做题与纠错、课内与课外等关系。③指导学生进行知识内在联系的总结,知识网络结构的建立和解题规律的提炼,克服以练代替复习现象。④指导学生切实提高理科实验的动手能力,了解最新的重大科技动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扩大知识面,提高整体素质。

5、目标定位责任到人,分层教学培优补差。

我们要树立“转化一个‘踩线生’等于培养一个优秀生”的理念,切实做好“帮扶”工作,实施学科教师“重点学生负责制”(补差、盯人、谈心)。班主任根据联考成绩确定本班高考相对应层次的目标生与“踩线生”,分配给学科教师,实行包干责任制,从而将培优补差工作落到实处。为尖子生开小灶,实施针对性教学,做到“关注但不干扰”;对“踩线生”转优,遵循“先查病,后治疗,再进补”的原则,做到“三补五多”:即补态度、补方法、补知识;课堂多提问,课后多辅导,平时多谈心,练习多批改,方法多指导。

学科教师每月对自己联系的目标生与“踩线生”分别或集中进行一次谈心,把握其思想动态,做好学习与生活的沟通交流,并随时反映给班主任。

(四)重视平衡发展,强化协作全面提升。

高考讲的是总分,单科独进并不一定是好现象,综合平衡才是最佳状态,因此必须抓好系统协调,形成高考合力。为此需要协调好“五种关系”:

①注意各学科争抢时间的问题,协调学科间局部与整体(即一科与六科)的关系;

②注意教师指导与学生自主学习形成的矛盾,协调指导与主导的关系;

③注意教学上的两极分化现象,协调好培优与转差的关系;

④注意师生关系中情感依恋的缺失,协调好教师与学生的关系;

⑤注意学生打疲劳战的现象,协调好学习与休息的关系。

一轮复习阶段,备考以“抓薄弱,促平衡”为中心,二、三轮阶段则转为“抓优势,促平衡”为中心。在抓薄弱时,不要丢掉自己的优势,这样才能因优补劣全面提升。因此在培优转差时,一定要实现均衡发展。尤其高度重视“踩线生”的转化工作,切实将各线的“踩线生”推进为“上线生”,这是高考总量争取更大份额的关键。

没有成功的个人,只有成功的集体。因此在具体的高考备考复习过程中,学科备课组之间,班级学科教师之间要深化沟通与交流,务实合作,密切配合,反对个人主义,不单打独斗,更不得在学生面前误导。

(五)创造宽松环境,组织开展系列活动。

为提高师生备考过程中的激情和热情,张弛有度,教师要学会调节自己,尤其是我校学生普遍成绩不好,上课纪律一般,学习热情不足。因此教师更要以极大的热情给自己鼓劲,带动学生学习的热情。不能自己出现厌烦情绪从而增加学生的厌学情绪。

我们相信在学校正确的领导和精心指导下,我们高三年级全体教师通过我们的努力在2017年高考一定会再创新的辉煌!

2016、9、1

黄石五中教务处

版权所有:湖北省黄石市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