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我们

教科处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校部门 >> 教科处 >> 正文



高三复习备考动员会教师代表王金水发言稿
日期: 2016-09-26      信息来源: 教务处      点击数:

各位老师大家好!

应李组长的要求,谈谈备考经验。说实话,也真的没什么经验可言,每天也只是做着让自己充实而非无聊的事,做着对得住自己良心的事,做着能让学生说你还不错的事。但说到底,也都是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做的事。

今年6月28日,我在QQ上发表了一篇说说,截取其中一段与大家分享,看大家听后有怎样的感触。

是这么写的:在高考成绩揭晓之际,作为准高三的班主任,我一直都在想象一年后我的学生来学校拿分数条时我会怎样面对他们:是因二三百分而羞愧,抑或是面对二三百分而无动于衷,还是因四五百分而兴奋?有人会说,王金水,醒醒吧!不要白日做梦了,五中的学生怎么可能大面积地考到四五百分?接受现实吧。

对于这样的劝诫,我只能更加坚定地说:前路无可预知,唯有奋斗才无怨无悔。我相信,我的坚守必有其价值;我相信,我的学生的坚持必将有其收获。事在人为,为什么五中的学生就不能冲击一本?

常说爱在左,情在右。那么,如果爱学生就为他们创造更多考取高分的条件,如果对学生有感情,那就倾毕生之力给学生架起一座登天的阶梯。

我深知,奋斗的道路上,不仅有欢悦,更有眼泪。但含着泪展现出最灿烂的笑容,那将是最感人的瞬间。

我的学生们,为了我们不苟且于人生,请奋起吧!请记住,为梦征战的旅途有你的支持,我的陪伴,我们不会孤独。

同学们,我们的努力也许会给别人留下笑柄,但至少我们努力过,在我们的内心将永远无愧无悔。

姜幸看后回复说:梦想虽然远,但去那儿的路总是能走的,有一天会走到。即使时间会很长,会很累,路上的风景也是未来记忆中最秀丽的风光。水哥,加油哦!

我回复姜幸说:路永远在自己的脚下。在教书这条路上,走出坚毅,走出决绝,走得坦坦荡荡,走得无怨无悔,这是我的选择。每个教育人都要有信念,要有成就感,这不关乎地位、金钱,却关乎良心与职操。

其实,在我校备考中,一直存在着一个最大的隐患,那就是信心不足。教师没有信心,就会失去进取的动力;学生没有信心,往往会破罐子破摔。

在我们学校,经常能听到老师们的抱怨:“上课太痛苦了,整个班就没几个学的,你讲得唾沫横飞,他们连头都不抬一下,烦死了。”常常还会听到有人接腔:“省省吧,为他们生气不值得,本来就是中考的残次品,你还指望他们在高考中能有怎样的作为?让他们平平安安、快快乐乐地读完高中,高考考个两百来分有个大专读不就够了,何必那么折磨自己,想开点嘛。”

真的,很多时候我们都会用“想开点”为自己开脱。但想过没,一次又一次地“想开点”,让我们越来越没有了进取的锐气。试想,一个班主任对自己所管理的班级没有信心,一个科任老师对自己所教的学生没了信心,那么,当你面对学生时,不经意间的一个漫不经心的眼神、一句无关紧要的话语会给他们传递怎样的信息?老师对他们都没了信心,难道还指望这个班的学生能使出全力去冲击高考?不可能啊。

其实,作为班主任,我对我们班的学生是挺有信心的,而我也相信信心这东西是可以传递感染的。

从高一进班开始,我就不断地鼓吹考上本科的重要性,而且经常鼓励他们只要努力就能考上理想的大学。当然后面也会加上一句,即使没有考上,我们也没有什么可后悔的,毕竟我们努力过。

到高二下后,我就一直在鼓吹我们班的目标就是全部上本科,可能是我经常说且说得诚恳,抑或是因为我在班上有那么点威信,在我们班,哪怕是成绩倒数的学生也都表现出较强的自信,他们也坚信,自己努力了一定会有好结果的。

但没有常胜将军。那么对于考试,有经验的班主任都会做到防患于未然,还会做到亡羊补牢。就拿本次起点考试来说,我班27人参考,16个达到二本线,仍有11个没达到,对没达标的学生而言肯定是一次较大的打击。班主任真有必要给他们打气鼓劲。

其实,在考试之前,我都会跟学生说:“每次考试我们都要认真对待,争取考出好的成绩,给今后的复习备考增加信心。”成绩出来后我会说:“考试,考多少分不是最重要的。考得好会给自己信心,但考得不好也会给自己失败的教训啊,起码知道这个知识点我没学好,现在发现问题总比高考时出现问题要强好多。所以不要怕分数低,多分析多总结,发现不足,改进不足,我们就会有进步。”当然,还有好多好多鼓励的话。就目前而言,我班的学生受起点考试失利的影响不大,他们仍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能考上二本。所以,在我们班学生学习的劲头还可以,起码都在学,没有明目张胆放弃的。

当然,信心重要,行动也很重要,从高一开始,我班就七点到班,而进入高三后中午一点到班也已经开始实行。后面,与科任老师商量下,争取把下午第四节课开起来。

我相信一句话,“能力不够,时间来凑”,只要我们师生对自己有了信心,教师愿意去拼,学生愿意去博,再加上正确的学习方法、科学的备考模式,我们的学生仍有创造奇迹的可能。

版权所有:湖北省黄石市第五中学